給大家一個建議
馬上開心一點!
圖片來源 :發(fā)表情
畢竟
心理影響皮膚
皮膚又影響心理
要是心情不好、抑郁
是不是有時候要爆痘、長疹子
甚至臉都變油了?
要是皮膚不好,影響顏值
是不是心情更差了
飯都吃不下?
總結起來就是
越“愁”越“丑”
越“丑”越“愁”
心理因素和皮膚問題
存在雙向關聯(lián)
壓力對皮膚的影響
心理問題(如壓力、焦慮或抑郁)會激活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(HPA軸),導致一系列生理反應:
1.導致皮膚干燥、敏感
長期壓力會導致皮質(zhì)醇分泌過多,破壞皮膚屏障功能,減弱皮膚對外界刺激的保護能力,同時增加皮膚的水分流失,使皮膚干燥、敏感。
2.引發(fā)或加重濕疹、牛皮癬、痤瘡
壓力會引發(fā)或加重皮膚的炎癥性疾?。ㄈ鐫裾?、牛皮癬、痤瘡),因為壓力會通過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和細胞因子(如促炎性細胞因子)激活免疫系統(tǒng)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神經(jīng)-免疫-皮膚軸的作用
心理問題通過“神經(jīng)-免疫-皮膚軸”影響皮膚健康。
1.引起瘙癢、紅斑或炎癥
心理壓力會導致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(如去甲腎上腺素、腎上腺素、乙酰膽堿)釋放,這些物質(zhì)會直接作用于皮膚,引起瘙癢、紅斑或炎癥。
2.引起免疫系統(tǒng)紊亂,加重皮膚病
心理問題會導致免疫系統(tǒng)功能紊亂,例如免疫抑制或過度激活,進而觸發(fā)或加重皮膚病,如蕁麻疹、特應性皮炎和銀屑病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瘙癢-抓撓循環(huán)
焦慮、強迫癥或抑郁這些心理問題,可能導致患者對皮膚的過度關注或強迫性抓撓行為。
1.導致瘙癢
心理壓力會誘發(fā)瘙癢感,即使皮膚本身沒有明顯病變,患者也會因抓撓而導致皮膚損傷、感染或慢性皮炎。
2.無意識抓撓行為
焦慮或強迫癥患者可能無意識地撓抓皮膚,導致皮膚屏障受損,形成慢性抓痕性皮炎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激素水平的變化
心理問題會引起激素波動,進而影響皮膚。
1.變油、長痘
壓力可能導致雄激素(如睪酮)水平升高,刺激皮脂腺分泌過多油脂,從而引發(fā)或加重痤瘡。
2.加劇黃褐斑或痤瘡
心理問題可能影響女性的月經(jīng)周期,導致激素波動,從而加劇與激素相關的皮膚?。ㄈ琰S褐斑或痤瘡)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除此之外,心理問題導致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變化,也會間接影響皮膚狀態(tài)。睡眠不足、暴飲暴食、不注重皮膚衛(wèi)生,皮膚肯定只會走下坡路。
反過來說,皮膚出了問題,同樣會引起很多該重視的心理問題。比如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外貌,出現(xiàn)自尊心****受損、焦慮和抑郁、社交回避、慢性壓力這些問題。
1
心理方面
尋求專業(yè)幫助
找醫(yī)生!找醫(yī)生!找醫(yī)生!
醫(yī)生不是洪水猛獸,心理問題更不是不治之癥,及時尋求幫助才是硬道理,該用藥就用藥。
建立支持網(wǎng)絡
將自己的感受和壓力分享給家人、朋友,或者加入皮膚病患者互助小組,從中獲得支持和共鳴。
更要主動去社交,參加一些團體活動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練習放松技巧
**冥想與瑜伽:**每日花10-20分鐘進行冥想或簡單的瑜伽練習,可以顯著降低壓力水平,調(diào)節(jié)心情。
**深呼吸:**當感到焦慮時,嘗試通過深呼吸放松身心,讓身體恢復平靜。
**聽音樂:**選擇輕松、舒緩的音樂,有助于改善情緒狀態(tài)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另外,調(diào)整自己的認知、培養(yǎng)健康的生活態(tài)度也很重要,學會將皮膚病視為生活的部分而非全部,多找找自己的其他優(yōu)點。
2
皮膚方面
1.護膚一定要溫和清潔、做好保濕與防曬。
2.多吃富含維生素A、C、E的食物,比如胡蘿卜、橙子和堅果;適量攝入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如三文魚和亞麻籽;少吃高糖、高油和辛辣食物。
3.養(yǎng)成健康生活習慣,保證充足睡眠,加強運動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(wǎng)
不管是心理問題還是皮膚問題,解決問題的起點都是積極的心態(tài),總結了三句“好心態(tài)”口訣,快記牢:
★我的狀態(tài)其實很好,別人說了不算!
★我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要做,外貌不是一切!
★尋求幫助不可恥,我的問題醫(yī)生懂!
通過外養(yǎng)護膚、內(nèi)調(diào)心理,你也可以讓肌膚煥發(fā)健康光彩,擁抱更美好的自己!
聲明:本文系醫(yī)學相關教育科普文章,不涉及具體治療方法或醫(yī)療行為,不得替代醫(yī)院就診行為。
本文作者
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(yī)學院臨床醫(yī)學卓越檢驗醫(yī)師試驗班 劉伊晨
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(yī)學院臨床醫(yī)學卓越檢驗醫(yī)師試驗班 唐昊林
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(yī)學院臨床醫(yī)學卓越檢驗醫(yī)師試驗班 徐英博
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(yī)學院臨床醫(yī)學卓越檢驗醫(yī)師試驗班 楊柳森森
本文指導老師
參考文獻
[1]Koo, J. Y. M., & Lee, C. S. Psycho dermatology: The mind and skin connection[J]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, 2003, 49(5): 872-880.
[2]Picardi, A., et al. Stress, social support,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: A cross-sectional study[J].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, 2005, 59(4): 287-294.
[3]Hunter, H. J., Momen, S. E., & Kleyn, C. E. The impact of psychosocial stress on healthy skin[J].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rmatology, 2015, 40(5): 540-546.
[4]Gupta, M. A., & Gupta, A. K. Psychodermatology: An update[J]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, 2003, 49(6): 1050-1058.
[5]Tisseron, S. Psychosomatic aspects of dermatology[J]. Dermatologic Therapy, 2005, 18(1): 22-27.
[6]Boelsma, E., et al.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skin: Effects of dietary factors on skin function and aging[J].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, 2003, 48(3): 159-169.
[7]Kim, J., et al. The effect of omega-3 fatty acids on inflammation and skin health[J].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, 2016, 9(4): 37-41.
[8]Chiu, A., & Chon, S. Y. Stress and the skin: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[J]. Archives of Dermatology, 2003, 139(11): 1313-1316.
[9]Evers, A. W. M., et al. How stress gets under the skin: Cortisol and stress reactivity in atopic dermatitis[J].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, 2010, 162(5): 1144-1146.
[10]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. Global burden of skin diseases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[R]. Geneva: WHO, 2004.
[11]Sun, C., Ren, Y., & Zhang, W. Association between skin disease and anxiety: a logistic analysis and prediction[J].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, 2023, 11(2).
[12]Brodell, R. T. Stress and skin disease quality of life: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nxiety sensitivity social concerns[J].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, 2018, 178(4): e319.
內(nèi)容制作
編輯:張富耀
制圖:東周